电话:0531-86919535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职业指导

网易废除“哥姐总”称呼:层级感变弱,才是一家公司变强的征兆

来源:人才在线 时间:2020-10-12 作者:人才在线 浏览量:

9月初,网易公司倡导在内部沟通中去掉“哥”、“姐”、“总”等称呼,改用昵称代替。

随即,“富贵、旺财、二狗、小强、铁柱”等一系列接地气的昵称,便被抢注一空。

看来,简单、接地气的称呼才是大家的最爱。

网易在声明中表示,让员工起昵称是为了营造“简单而又平等”的沟通环境。

但是,也有人发出了疑惑:有了称呼,就能平等沟通了吗?

不要小看一个称呼的力量。

1 哥姐总,是给管理者的优越感

如果没有昵称,同事之间的沟通是什么样子的呢?

职场中有下面几类常见的称呼:

X部长、X主任:给人一种神圣而不可逾越的等级感;

X经理、X总:明显的等级感和冷冰冰的距离感;

小X、老X:除非特别熟,一般是上级对下级的称呼;

X哥、X姐:多了一份热情,但叫多了也是把对方放到了“上级”的位置;
……

最近,又流行起了叫“老师”,更是将等级拉大到一个辈份的差距!

华为早年在提倡“不称总”的建议时,指出“主管不要找感觉,要有一颗平常心、聚焦职责的担当与践行,避免等级观念的形成”。

说白了,“X总”类的称呼,是让管理者刷存在感和优越感。

当然,也有一些公司很人性化,比如直接热情地称呼“亲爱的,……”

平等是平等了,但很多情侣都没有这么腻,多数人难以接受。

难道要像外国人那样,直呼大名?

但在中国的文化里,除了点名、发证件,一般在生气骂人的时候才会叫人的全名;

就算不带姓氏,让你叫领导的名字,你叫得出口吗?

还有一些小型公司,用英文名作为昵称,效果也不错;

但是,如果公司人数太多,就找不到好用的英文名了,一个公司可能有8个Eric、5个Echo……

如果没有昵称,那些充满等级观念的称呼,真的会带来不平等。

那么,平等的称呼能带来什么好处呢?

2为什么大公司都追求“称呼平等”

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内部的平等沟通,除了网易,还有阿里、字节、腾讯、华为、复星、360等,都在提倡“称呼平等”。

称呼平等有什么好处呢?

1、改善团队绩效

戈培尔说,“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”。

同事间叫称呼是一种高频行为,日复一日的重复,就会形成很强的心理暗示。

《美国管理学会学报》2019年的一份报告称,叫昵称能让压力过重的员工缓解情绪疲惫,工作更专注、团队更和谐。

而日常的“X总”称呼,一方面会潜移默化地加强管理者的权力认同感,另一方面会让员工产生受压迫感。

这会让同事间的等级观念逐渐加强。

管理者就不再以事情的效率为标准,而是处处考虑自己的权力是否行使、是否被尊重、是否被重视,难免会影响整体目标的达成。

有时候领导本是好心的建议与辅导,但那种自上而下的态度,在下属来看就是居高临下的指挥和命令了。

下级在这种层级感之下,很多时候是表面上顺从、心里面抗拒,无法真正做出真正的改变。

改变的基础是沟通,沟通的基础是平等。

所以,优秀的领导一般都没有什么“官架子”,能与员工打成一片。

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也是团队达成高绩效的基础。

2、让公司的决策更准确、高效

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的研究发现,在沟通中存在一个“位差效应”:

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%~25%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;
来自基层的信息,只有不到10%能正确传达到上级;
而同级之间平等交流时,信息传达效率超过90%。

如果能达到上下级平等沟通,能避免多少低效和错误的工作啊!

拥有220万员工的沃尔玛,全球最大的私人雇主,做着活儿多、利润少的百货生意,居然能连续5年稳坐世界500强第一名。

沃尔玛的制胜之道,关键在于效率。

在沃尔玛,公司内部没有上下级之分,下属对上司直呼其名,上级对下属称“同事”而不称“雇员”。

他们佩带的工牌除了名字外,没有任何职务标注。

沃尔玛的员工

沃尔玛有一个著名的“门户开放”规则:

在任何时间、地点,任何员工都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与管理人员乃至总裁进行沟通,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关心的事情,包括投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,而不必担心受到报复。

这种信息的高效传达,让沃尔玛的中高层能够做出更及时和正确的决策。

沃尔玛的创始人沃尔顿以身作则。

他认为,如果通过权力来经营,员工就会感到紧张,有问题也不敢提出,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。

所以200多万人的沃尔玛能够高效协同,也让员工受到极大的尊重和信任,工作更加积极。

3、提升人才保有率

有公司因为“X总”称呼的变化,错失了一批人才。

某公司的一位地区部HR总监分享说,受大环境影响,公司做了一些调整,很多地区的业务管理者,从以前的“X总”暂时降级,不能叫“总”了,能看出来心理落差很大。

同事见面,也不知该怎么称呼是好,非常尴尬。

没多久,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就离职了。

没想到的是,公司业务很快恢复了正常,之前被削弱的岗位又出现了很大的空缺,临时大力招人,还是跟不上公司的用人需求。

他感叹说,如果不是因为称呼上的尴尬,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离职。

之后,这位HR偷偷给自己起了个“外号”,决定从此在工作中只用外号,以防遇到类似的窘迫局面。

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说:如果在一个公司听到这个“总”、那个“总”,说明官僚文化已开始扎根,这种公司没有未来。

而最讨厌官僚文化的,就是公司里那些有点小个性、能力还不错的关键人才。

他们可能是技术骨干,可能是业务能手,也许层级不高,却在某个领域的工作没得说;

如果感受到的是“官大一级压死人”的文化,最先跳槽走人的就是他们;

但如果能与上级以同事相称、平等对话,他们的内心就感受到极大的尊重与认可,离职率便会大大降低。

总的来说,一个小小的昵称,既能影响团队表现,又能牵动公司决策,还能保有人才。

叫昵称并不能保证平等沟通,却能在员工心里撒下平等沟通的星星之火,坚守信念,终将燎原;

它不能马上为你赚到钱,却能为企业埋下效益提升的种子,持续经营,终将硕果累累。

这就是文化的力量。

所以,起个昵称吧,让现在的你更自在,让未来的路更宽广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客服服务热线
0531-86919535
9:00-17:00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山东省人才在线 鲁ICP备09068355号-8

地址:济南市市中区共青团路25号绿地中心911室 EMAIL:rczxjob@vip.qq.com 鲁B2-20160051

Powered by PHPYun.

用微信扫一扫